<th id="rjmln"></th>
<th id="rjmln"><sup id="rjmln"></sup></th>
  • <tr id="rjmln"></tr>

      创新联盟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创新联盟  >  联盟动态

      天津之肺——七里海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2-26      发布人:      【字体:  

      “海”之来源与概况

      七里海湿地地处天津市宁河区西南部,属于滨海沼泽湿地类型。这里地域辽阔,地势低洼,历史上曾为常年性的蓄水洼淀,有过沧波浩渺、汪洋如海的历史,故名为“海”。由天然的垄岗分隔,自西北向东南分为后七里海、前七里海和曲里海三个组成部分,湿地的中间及东西两侧有潮白河、蓟运河和永定河三条大河流过,另有四条二级河道纵横“海”内,总面积约170平方公里。

      七里海是全新世晚期以来,海退过程在天津平原残留下来的泻湖演化形成的淡水沼泽。七里海湿地及其附近的近地表至今还保留着近岸地带形成的极其典型的牡蛎滩,它以作为研究渤海湾西岸古海岸带变迁的遗迹而闻名于世,199210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此建立了“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七里海湿地和天津滨海平原上的许多湿地一样,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改善气候和维持区域水分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昔日“沧波浩渺”的景观已不复存在,目前只有在前七里海还部分残留有沼泽湿地,面积不足45平方公里。

      湿地的演变

      七里海湿地作为湖泊沼泽历史悠久,从明朝以来泽宽水深的湖泊,到清朝乾隆年间逐渐分割成若干个湖泊沼泽,湖底不断淤积,水面不断萎缩,七里海沼泽湿地不断退化。时至民国时期乃至1949年后的5060年代,七里海因地势的原因大部分仍为常年性的积水洼甸,依然保持水肥草美、鱼蟹丰盛、鸟类群集,无堤的潮白河由北向南缓缓流过七里海,“海”水随着渤海潮水而涨落的良好生态环境。这在天津平原的众多洼地中也是不多见的,它对调节当地的气候和水分的循环、繁衍各种水生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七里海湿地所在的宁河区曾是天津市最为湿润的地区。

      根据七里海湿地及周边地区72个钻孔资料所反映出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特征来看,七里海湿地所处的天津北部平原是全新世以来滦河冲积扇和永定河冲积扇之间的大型洼地,地质构造属于由海河断裂、蓟运河断裂及香河——玉田断裂所围成的马蹄形凹陷区,强烈的构造运动下沉造成这里地势低洼,海侵时海水可以顺势伸入陆地内部,海退时则留下串珠般的一系列洼地。这些洼地的沉积物颗粒细小,以河漫滩相、泻湖相、沼泽相沉积为主,地下有海相层,近地表有牡蛎礁沉积。这代表了天津滨海平原广大地区自全新世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冷暖的变化引起海平面的波动,从而经历了由陆到海,又由海到陆的变迁。这些演变过程无不在七里海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留下难得的遗迹,由于地质构造和区位的原因,七里海作为滨海泻湖成因的洼地,除了在全新世中期海侵时与天津平原广大地区一样成为汪洋泽国以外,在全新世的早、晚期海退成陆时均位于渤海湾西岸的“前哨”。

      七里海湿地是《水经注》记载的雍奴薮演变至今的残迹。在《明世宗录》中,记载七里海“广袤二百五十里”。乾隆《宁河县志》载:“七里海(前七里海),在县西南五十里。水本无源,地势洼下行潦归焉。当雨多水汇,极目无涯,汪洋如海,故以海名。西接筐儿港,西北接青龙湾二引河之水,东南分流入运河(蓟运河)归海。宽二十里,长四十里。……海之西北为后海(后七里海),宽八里,长十八里。其东南为曲里海,宽四里,长十里。”民国时期,据《内务部河务季报》记载“七里海,西接塌海淀,北承后海。后海之西北为鲫鱼淀,……东南为曲里海,又南为宁车沽。每逢雨多水汇则……极目无涯,旱则诸淀皆涸;惟七里海尚有宁车沽一道,下通北塘潮汐,水常不竭。”

      据有关资料统计,乾隆时期七里海的面积约为170平方公里。民国时期,“七里海,西接塌海淀,北承后海。后海之西北为鲫鱼淀,……东南为曲里海,又南为宁车沽。”新中国成立以后,据《宁河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统计,前七里海78平方公里;后七里海30平方公里。随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1958年大跃进时后七里海和曲里海的沼泽,很快就被全部开垦成农田,前七里海的沼泽总面积也减少为68.5平方公里。到20世纪60年代末,因进一步毁海垦田,前七里海能保持沼泽植物群落的面积仅剩53.2平方公里。1971年开挖潮白新河,将前七里海拦腰截开,分为东海和西海。潮白新河一河两堤宽千米,占地约8平方公里。现在,东西两海沼泽总面积约剩45平方公里。可见引起七里海沼泽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农耕和水利工程所致。

      现在,七里海“极目无涯,汪洋如海”已成历史。自70年代初,潮白新河在七里海内筑堤挖成以来,上游客水,由潮白新河一泄入海,已与七里海湿地无缘。本区年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年蒸发量1500多毫米。经考察和监测资料统计表明,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越来越少,1990~2001年比1964~1975年平均年降水量减少约20%;而且年蒸发量大大高于年降水量,通常年均蒸发量相当于降水量的2.5~3.2倍。近20年来,气候持续干旱,从1997年开始旱情日益严重,20025月滴水皆无,相当一段时间里七里海湿地已完全干枯。

      近些年来,随着天津生态环境的改善,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水域面积增加明显。

      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2017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绿色决定生死,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前置性战略条件,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要求上来,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着眼于大环境、大生态、大系统的保护,下定决心,坚定不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精心呵护生态资源,扎扎实实做好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切实提升湿地生态涵养功能,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态财富。编制完成《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172025年)》。本次规划的区域范围即为保护区的宁河区部分。其性质属于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贝壳堤、牡蛎礁构成的珍稀古海岸遗迹和湿地自然环境及其生态系统。保护区由11处贝壳堤区域、1处牡蛎礁和七里海湿地区域组成,总面积为359.1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45.15平方公里,缓冲区43.34平方公里,实验区270.64平方公里。七里海湿地和牡蛎礁区域作为该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位于宁河区境内,其总面积为233.49平方公里,核心区44.85平方公里,缓冲区42.27平方公里,实验区146.37平方公里。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湿地区位图

      京津绿肺 候鸟天堂

      七里海湿地是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组成部分,素有“京津绿肺”、“天然氧吧”之称,是天津市“南北”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节点。七里海湿地孕育了丰富的湿地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转站以及众多珍稀水鸟的栖息繁殖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作用,在维持天津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七里海湿地俵口镇及其周边区域保留着近岸地带形成的牡蛎礁是“极其珍贵的古海岸自然博物馆”,对于研究渤海湾西岸古海岸变迁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七里海保护作出重要批示,中央环保督察也指出七里海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当地政府对七里海湿地内举一反三排查出的点位230处违规建设点位,包括原来的垂钓、经营、农家乐统一进行拆除,恢复了自然生态。另外,对保护区内原有的856座坟茔进行了拆除,对核心区实施封闭管理,同时设置了49公里的环海围栏以及配套监控系统。之后,按照市政府批示的《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规划》项目化推动七里海保护修复工作,目前,七里海十大工程包括遗留问题清理、土地流转、引水调蓄、苇海修复、鸟类保护、生物链恢复与构建等等已经完成6项,总体到2025年前七里海保护修复十大工程全面竣工。


      2018年开始,七里海湿地采取轮割的方式割除芦苇,保留部分苇草,为湿地内留下过冬的震旦鸦雀、中华攀雀、老鹰、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避风港,割除一部分是为了芦苇更好地生长。监测数据显示,七里海鸟类数量种类迅速增加。鸟类品种由2016年的227种增加到2020年的258种。近年来,飞临七里海湿地的鸟类数量由几年前每年2030万只,逐步增加到2019年的4050万只。曾消失10余年的震旦鸦雀、中华攀雀、文须雀等近危鸟类重新亮相。秋季以来,来此栖息的各种珍稀鸟类包括白琵鹭近千只,多年很少见到的灰鹤也有上百只之多,此外还有大鸨、反嘴鹬等鸟类近百种,共计10余万只。尤为令人欣喜的是,在七里海湿地观测到的濒危鸟类东方白鹳就有5000多只,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50%。由于栖息环境的改善,一些鸟类已不再把七里海仅仅当作“驿站”,而是当成了“家园”,选择留下来在此越冬或繁殖。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触碰右侧展开

      <th id="rjmln"></th>
      <th id="rjmln"><sup id="rjmln"></sup></th>
    1. <tr id="rjmln"></tr>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噜噜噜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品牌简介

        {转码主词}